網絡安全

在主機基礎設施中實施零信任模型

「永不信任,持續驗證」是現代主機與雲端安全的核心原則。Zero Trust(零信任)模型顛覆傳統信任邊界概念,無論用戶、裝置還是服務,皆需於每一次存取時嚴格驗證身份與權限。對於多雲、多租戶、遠端連線與自動化應用繁多的主機基礎設施而言,Zero Trust 不僅能消弭潛藏風險,更是實現合規、彈性擴展與高韌性防禦的基石。

Zero Trust 在主機環境的意義

Zero Trust 並非單一技術或產品,而是一套「預設不信任、動態驗證、按需授權」的全方位安全架構。於主機與雲端平台中,這代表所有存取行為均被視為潛在風險,無論來源內外,均須逐步驗證與審查,杜絕未經授權的橫向移動與資料外洩。

為什麼主機基礎設施必須導入 Zero Trust 安全模型?

在主機託管環境下,眾多用戶、應用與自動化流程共存。傳統防火牆與邊界式信任,任何單一漏洞都可能危及全局。Zero Trust 模型徹底改變此邏輯,具體實踐如下:

  • 持續驗證每一位用戶、每一部裝置的身份與裝置狀態
  • 基於情境的細緻授權政策,動態評估風險與行為
  • 微分段(microsegmentation)隔離不同業務與租戶,顯著降低攻擊擴散範圍
  • 全面監控網路與應用活動,及時偵測異常

對於採用雲端主機、專屬伺服器或混合架構的企業,Zero Trust 已成為確保業務連續、合規與客戶資料安全的必要策略。

主機基礎設施 Zero Trust 實踐步驟

  1. 建立明確的 Zero Trust 規劃藍圖

首先,將「永不信任,持續驗證」作為資訊安全與運維團隊的共同語言,並將其納入企業政策與目標。

操作要點:

  • 向所有相關部門溝通 Zero Trust 理念與推行目標
  • 根據業務與合規需求,定義 Zero Trust 實施優先級
  1. 全面盤點資產與存取關係

導入 Zero Trust 要從可視性做起,清楚掌握每一位用戶、每一部裝置、所有應用與服務,以及資料儲存與流動路徑。

操作要點:

  • 透過自動化工具掃描主機、虛擬機、API、端點與帳號
  • 詳細記錄各資產的存取需求與業務關聯
  1. 敏感資料與工作負載分級分段

依據資安等級與業務關鍵性,將資料與應用分級,規劃相應的隔離與保護措施。

操作要點:

  • 標註高度敏感資料庫、客戶資料與核心知識產權
  • 條列工作負載之間的相依性及資料流向,尤其於多租戶與跨雲環境
  1. 設計微分段(Microsegmentation)隔離策略

將主機與網路劃分為多個安全區塊,並對每一區塊制定最嚴謹的存取規則,以防止攻擊者橫向移動。

操作要點:

  • 依業務單元、應用群組、租戶或合規需求,規劃分段
  • 為每一分段設置最少權限原則,僅允許必要的存取
  1. 強化身份與存取管理(IAM)

在 Zero Trust 架構下,身份即邊界。每一次存取,必須驗證用戶與裝置的真實性與安全狀態。

操作要點:

  • 全面實施多重認證(MFA)、強化密碼與權限管理
  • 整合現代化身分認證(IdP),集中控管存取流程
  • 實施裝置健康檢查及情境式動態驗證
  1. 導入 Zero Trust Network Access(ZTNA)解決方案

ZTNA 取代傳統 VPN 與防火牆,以「只授權特定應用」為核心,動態控管每一筆連線。

操作要點:

  • 選擇可與雲端、主機平台無縫整合的 ZTNA 方案
  • 針對每一應用、服務、用戶與裝置設定細緻存取政策
  • 定期檢討及調整授權範圍,確保權限最小化
  1. 全面加密資料傳輸與儲存

無論資料於哪一環節流轉,均需以強加密技術確保即使外洩亦難以解讀。

操作要點:

  • 對內外網路通訊全面啟用 TLS/SSL
  • 資料庫、檔案及備份皆採用高標準加密
  • 妥善管理並定期輪替加密金鑰
  1. 持續監控、分析與即時應變

Zero Trust 是持續流程。監控所有存取行為、裝置狀態及網路活動,及早偵測可疑行為。

操作要點:

  • 部署 SIEM/XDR 等整合監控與異常偵測平台
  • 設定自動化警報,針對非正常登入、權限提升、異地存取等行為即時通報
  • 定期審查存取紀錄與進行合規性稽核
  1. 自動化政策落實與事件回應

運用自動化工具確保政策一致性,並能快速響應安全事件,提升防禦效率。

操作要點:

  • 以自動化平台跨雲、主機資源同步推行政策變更
  • 建立事件回應腳本,如異常帳號隔離、權限重設等即時處置
  • 持續依據威脅情報與業務變更,動態調整政策
  1. 建構 Zero Trust 安全文化

技術之外,員工的安全意識同樣關鍵。持續教育與參與是 Zero Trust 能否發揮的要素。

操作要點:

  • 定期舉辦社交工程與釣魚攻擊防範訓練
  • 鼓勵主動通報異常並與資安團隊互動
  • 透明溝通政策調整及背後原因

主機與雲端 Zero Trust 部署實務重點

  • 租戶隔離:多租戶應用務必落實網路與應用雙層隔離
  • API 防護:程式化介面需納入 Zero Trust 控制,防止自動化攻擊
  • 供應鏈安全:第三方、合作夥伴亦必須被納入驗證與監控範圍
  • 持續優化:威脅型態不斷演變,Zero Trust 政策亦需隨時檢討與更新

Dataplugs 基礎設施如何支援 Zero Trust

Zero Trust 架構需高效靈活且具備安全彈性的基礎設施。Dataplugs 提供:

  • 企業級伺服器與儲存,遍佈香港、東京、洛杉磯等多地 Tier 3+ 數據中心
  • 進階 DDoS 防禦、Web 應用程式防火牆(WAF)與多層網路分段
  • 7×24 技術團隊支援,快速部署與彈性調整
  • 彈性方案適用於雲端、AI、電商及高運算負載場景

總結

Zero Trust 模型讓主機基礎設施安全徹底升級,杜絕預設信任,確保每一次存取都經過驗證、監控與授權。從資產盤點、微分段、身份管理、ZTNA、加密到持續監控,企業可顯著降低攻擊面並大幅提升防禦能力。

若貴公司正考慮導入 Zero Trust 主機或雲端解決方案,歡迎隨時透過網站即時聊天或電郵 sales@dataplugs.com 聯絡 Dataplugs 團隊,取得專業建議與量身訂製的安全部署支援。

主頁 » 最新消息 » 網絡安全 » 在主機基礎設施中實施零信任模型